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七节 马嘎尔尼背后

第七节 马嘎尔尼背后

但这并不是说法国人非主流,事实上法国人这种做法才是主流,之前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船只建造的也都没有英国船厚重,尤其是荷兰人的船,颠峰时期他们有上万艘商船,显然不可能耐心用十几年建造一艘船。甚至荷兰人连火炮都不装,这让他们的船装的更多,吃水浅跑的更快,运费就只有英国的几分之一了,结果欧洲商人都更愿意让荷兰人帮他们进行运输,逼的英国最后不得不推出航海法令,规定英国跟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只能用英国船。

这两艘法国船也带有荷兰的特点,吃水浅,跑得快,不过却是有固定炮位的,可以安装火炮,五百吨那艘可以装十五门火炮,八百吨那艘可以装二十五门,都是正规的主力火炮,这些都附和周琅跟康华利达成的协议,可是太巧合了,不由让他感觉到康华利是早有准备。

两艘船还得进行认真的维修后才能出海,另外火炮还得让东印度公司提供,这些都需要时间,三个月之内都不能出海。

经过这一番努力耽搁,已经到了1793年初,按照目前的进度,4月底能够出海,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到达中国,但这只是不懂航海的人的想象,事实上还得等待风期,能够在9月抵达中国,就已经很快了。

英国人的中国热在这几个月中继续高烧不退,并在2月份达到了最顶端,因为去年九月就从英国出发的马嘎尔尼使团抵达了印度,东印度公司为马嘎尔尼一行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周琅依然无法出现在这种层次的宴会上,可是他的合伙人亨利皮特可以出席,短短半年时间,亨利皮特就已经升职了,不再是小部门的官员,而是调到了一个东方特别处,专门负责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显然他高升了,也许正是因为跟周琅组建中国东印度公司有关。

周琅从亨利皮特那里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在马嘎尔尼的欢迎宴会上,并没有特别的消息,事实上英国人此时对中国的了解很有限。但英国人对马嘎尔尼此行充满了信心,这也正是这些英国人掀起中国热的原因。

这股热潮并不是他们对中国有多少信心,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自己高度的自信。

这种信心让英国人毫不怀疑马嘎尔尼此行一定能收获到他们想象中的成功,他们认为既然英国正式派出了外交使团,那么就没道理无法跟中国达成条件优厚的通商协议,这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自信,也正是一种国力高速提升时期的国家的国民心态。就好像21世纪的中国,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国家能够创造任何奇迹。

英国人相信随着马嘎尔尼访华,他们很快就能彻底打开跟中国之间的贸易来往,这种盲目的信心,恰好帮了周琅一把。否则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只提出一份计划书,就能来来十来万英镑投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疯狂。只是英国人可能太过于自信了,导致连东印度公司都注意到了周琅。这是周琅没有想象到的,他主要目的就是那些年轻,轻率,又没有多少经验的年轻投资者,谁能想到最后东印度公司高层都介入了。

亨利皮特带来的其他信息,倒是让周琅对马嘎尔尼访华这件历史事件产生了新的看法,他惊讶的发现,马嘎尔尼访华在法理上,并不是英国的政府行为,竟然只是东印度公司的行为。这跟他的历史常识有很大的出入,他一直以为马嘎尔尼是代表英国国王,可实际上他代表的是东印度公司。

推荐阅读: 都市超级医仙 死亡作业 英雄监狱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三国如烟 逍遥兵王 扶明录 天元仙记 无上神帝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