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捡个大佬当老公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捡个大佬当老公》/ 公子闻筝

第一章

秋日和煦晚风通过破烂的窗户灌入,吹得谢芜面前炉灶里的火星忽闪忽灭。

炉灶里的火星里煨着两个地瓜,这是谢芜从家徒四壁的屋子里找出来的仅存的两个。

地瓜香甜的味道从炉灶中飘出。

谢芜将两个地瓜从炉灶里冒着火星的灰烬中拨出来。

两双眼睛直勾勾盯着烤得软踏踏的地瓜,谢芜拿枯叶子裹了一个大的,撕开烤焦了的外皮,令人垂涎三尺的果肉泛着金黄的色泽,还滋着汁。

“姐姐,”火光下,谢瑾玉一双眼睛剔透明亮望着谢芜,“我今天中午在大伯那吃了四碗米饭,我不饿。”

谢芜笑了,“四碗?”

谢瑾玉狡黠一笑,“这几天我帮大伯去地里干活,大伯不敢不让我吃饱,我还吃了好几块肉,大伯母说我吃多了,我就说饿,干不动活。”

谢芜看着眼前十二岁的弟弟,又看着面前家徒四壁,破瓦横梁,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没有什么一睁眼,还能再见到她天真无邪的弟弟更让她满足的了。

死过一次的人,就算只一个地瓜,一间破屋,亦是足矣。

“你还在长身体,得多吃点。”

她的大伯就算对他们再刻薄,在外人面前,也总是不肯被人抓到一点闲话的由头的。

“姐姐,大伯说你过两天就要嫁人了,我以后是不是就见不到你了?”

谢芜一愣,眉眼间夹带着不易发现的担忧。

谢家从一开始也并非如此没落,谢家老爷子还在时,倒也过得和和美美,谢芜幼年时曾被谢老爷子定了个亲事,同村的张家。

后来谢老爷子去世后,张家科考多年的儿子终于考上了举人,外放到了定县当了个县丞,曾经和谢芜定过亲的男子,如今便成了县丞之子,自然,吃上了皇粮的张家自然瞧不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谢家。

张家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儿媳妇,谢芜自然是看不上眼,可到底是定过亲的,当官了便退了亲,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好在谢芜像她母亲,貌美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连那城里的大家闺秀也不遑多让,张家公子也不愿舍了这美人,各退一步,说是要纳谢芜为妾,算是全了两方人的脸面。

纳妾的消息传来,谢家大伯知道谢家如今是高攀不上张家了。谢家若是有骨气,就该放弃这门婚事,可谢家大伯哪里肯,虽为妾,但好歹和张家成了亲家。

但一个嫡亲的大伯刻薄自家无父无母的侄女,为攀富贵送去富贵人家做妾,他谢家真敢这么干,这往后就得做好被人戳脊梁骨的准备。

‘宁为贵门妾,不为寒门妻’这话也只是在背地里说说,明面上谁又会说这种话,哪个不是高清的二五八万的,个个视钱财如粪土,都要在那说要纳妾的人头上啐上一口。

媒婆上门被谢家大伯忍痛婉拒了一次,再次来,这媒婆便携了张家大少爷的聘礼而来。

——良田五十亩。

张家许诺,若是能把谢芜嫁给张家大公子为妾,则用五十亩良田为聘礼,并承诺虽为妾室,但一定与正妻一般对待。

谢家加起来的良田也不过十来亩,良田五十亩,这十里八乡没几家有如此的殷实的家底!

为着这聘礼,谢家大伯思来想去好些日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无非是因为谢家大伯家的大儿子身材高大,天生蛮力,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只可惜天生蠢笨,智力不足,眼看着二十三四了,这十里八乡却没一个姑娘肯嫁给他。

这乡下人家,若是有了这五十亩良田,那可以说得上是富庶人家了,这往后还怕有姑娘不愿嫁进有五十亩良田的谢家享福?

谢芜想起了十年前参军后战死沙场的父亲,父亲同僚带回的最后一封沾血的家书殷红历历在目,谢母受此打击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

四年前年长的大哥因为盗窃,被族中长辈打断腿后赶出家门,至今下落不明。

好好的一家五口,如今却只剩下她与幼弟两人孤苦无依。

若是她父母还在,年长的兄长还在,这门所谓高攀的亲事,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也绝不会任由她和弟弟被人欺负。

上辈子她被迫为妾,后因战乱流离失所,消香玉陨,这辈子无论如何,张家是决不能去的。

她叹了口气,将一个大的地瓜递给瑾玉,“吃吧,小心烫手。”

谢瑾玉开开心心次哈了嘴咬了一口,吃太急烫着嘴了,仰头朝天口中哈气不停,好不容易吞下,他看谢芜脸色意兴阑珊,遂问道:“姐姐,你真要嫁给那张家的大少爷当妾室?”

谢芜看向他,“你想姐姐嫁过去?”

谢瑾玉摇头,一边撕着地瓜烤软烤焦的皮,朝那热乎乎软糯糯金灿灿的烤熟了的地瓜肉吹了几口,一边说:“大伯和大伯母都说姐姐嫁过去是享福的,可是我不想姐姐嫁过去。”

“为什么?”

“我不想姐姐给别人当妾,”他望着谢芜,桀骜道:“要享福怎样不能享,等瑾玉长大了,姐姐一样能享福!”

谢芜望着虽然瘦小,但依稀能见强势眉眼的谢瑾玉,笑了,“瑾玉是个小大人了,知道心疼姐姐了,你放心,姐姐绝不会嫁给张家公子做妾的。”

翌日一早,谢芜给谢瑾玉熬了一锅浓浓的白米粥,让他吃了好几碗,吃饱了才放他出去干农活。

推荐阅读: 转生神树,我打造阴兵家族 大明话事人 割鹿记 食飨之诗 阴脉先生 天下长宁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太古第一神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