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银都,一位有些沧桑的中年人,正在收听东方广播电台的节目。</p>
当他听完宋蜀战争结束,感慨的说道:“英雄所见略同,我的计策更狠辣,宋国能得到的利益更多。</p>
英雄无用武之地,千里马困守于田间,如之奈何。</p>
想我庞林,科举屡试不第。</p>
略施小计就能攒下数百万两银币的身家。</p>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p>
庞林说话时,他调整收音机的旋钮,调到了襄国第二大电台,国立电台的频道上。</p>
这家广播电台内容没有东方广播电台丰富,但却是襄国最为权威的国家政策发布渠道。</p>
主持人正在重复襄国最新颁布的政策。</p>
“襄王相信民间有智者,现在广开言路。</p>
任何人有解决襄国现在遇到难题的办法。</p>
可以直接给王宫邮寄信件,提交自己的谏言。”</p>
庞林听到这项政策,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p>
襄王苏振兴是第一位不设门坎,向民间征求建议的国君。</p>
庞林的身份有些尴尬,他当年略施小技,筹集到大量资金。</p>
只是因为卷入了几个权贵,帝国就把他的方法定性为诈骗。</p>
他所用的方法,还被称为庞氏骗局。</p>
庞林消息灵通,立刻就逃亡海外。</p>
他前往局势混乱的襄国生活。</p>
只有襄国这种局势,才没有功夫理会他这种小角色,配合帝国官府抓捕。</p>
庞林有心仕途,却一直不敢参与科举。</p>
参与科举必须要验明正身,以他的能力,不可能瞒得住官府的查验。</p>
这样做,不但没能参与科举,还会被官府抓捕。</p>
现在他所做的事情直达天听,一旦获得襄王苏振兴的认可。</p>
才不会因为一个随便的小官,就直接把他扭送给帝国的官府。</p>
庞林回想着襄国现在遇到的难题。</p>
襄国与赵国的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p>
赵国军队略显腐朽,上层都被一些思想老旧的军官把持,有能力的青年军官根本无法出头。</p>
赵王苏熊正在用青年军官,清理无能的老人。</p>
导致赵军略显混乱。</p>
但赵国的体量太大,只靠人口和资源堆,襄国都无法寸进。</p>
襄国能取得现在的成果,那还是支持被赵国灭掉的那些小国遗民造反。</p>
这些人真的有能力,那也不会被赵国所灭。</p>
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有勇气反抗赵国。</p>
但稍微取得一点成效,这些人就开始内部争权夺利。</p>
不知道利用赵国混乱的局势,快速扩大自己的基本盘。</p>
等到赵国反应过来,这些人全部被灭掉。</p>
赵国的内部稳定下来,全部力量投入到与襄军作战。</p>
襄军之前的防线都开始守不住。</p>
赵军已经快要攻入襄国的本土,这才是襄王苏振兴急迫的原因。</p>
庞林奋笔疾书,立刻把他的计策写在纸上。</p>
他写完之后,把信件装进信封中封好。</p>
庞林出门前往家附近的邮局寄信件。</p>
他知道朝廷为什么选择邮寄信件的方式。</p>
因为这种方式成本最低,哪怕是乡间都有邮递员。</p>
这种方式,保密性也非常好。</p>
电报的成本高昂,选择用电报就等于拒绝大部分人。</p>
价格的问题,还可以特事特办。</p>
最关键的一点,电报通讯极为便捷,但保密性不佳。</p>
襄国的电报发展较晚,没有成体系的有线电报,只有更加便宜的无线电报。</p>
无线电报,那就相当于向全世界播报。</p>
赵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听电报。</p>
他们根据后续襄国的变化,很容易推断出襄国所用的计策。</p>
一些计策提前泄露,它就彻底失去了效用。</p>
例如离间计。</p>
信件这种原始的方法,保密性更强。</p>
赵国的间谍再厉害,他也无法全部筛选数万封信件。</p>
庞林都能想到,襄国的相关部门,必然会通过这次行动,诱捕一些赵国的间谍。</p>
现在信件已经寄出去,襄王苏振兴真的有眼光,一定能选中他的计策。</p>
庞林只需要等待官府的人上门。</p>
……</p>
“鲁侯大人,王上来了。”</p>
正在审查信件的鲁侯侯平玉,听到下属的提醒,他立刻想站起身迎接。</p>
“舅舅,私下就不用行使虚礼。”</p>
鲁侯侯平玉语气坚决地说道:“礼不可废,这是维持君主权威所必须。”</p>
鲁侯侯平玉坚持行礼,他们家与王室绑定很深,必须要时刻维持王室的权威。</p>
襄国苏振兴看到鲁侯侯平玉这一个表现,他露出无奈的表情。</p>
他立刻走上前问道:“舅舅,民间寄来的这些计策,有没有可行的计策。”</p>
鲁侯侯平玉就是善谋之人。</p>
襄王苏振兴掌权的过程,离不开他舅舅的协助。</p>
他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审查民间信件的工作,交给舅舅负责。</p>
由舅舅进行初步的筛选,按照计策的精妙程度和可行性给出排序。</p>
鲁侯侯平玉兴奋的说道:“民间果然人才众多,其中的几份政策,我看完都感慨国家遗漏贤才。”</p>
襄王苏振兴笑着说道:“汉高祖刘邦以沛县一地人才打天下,明太祖朱元璋以淮泗人才打天下。</p>
帝国皇帝以陕南人才打天下。</p>
一县之地必有经天纬地之才,这有些夸张了。</p>
但一府之地的人才,就能治理好国家,这绝不是夸张之言。</p>
本王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情况,在国家艰难之时,才选择向民间求助。”</p>
襄王苏振兴早就想这样干,但时局不允许。</p>
襄国这样做,那不就是说明内阁和大都督府,全部都是一群饭桶。</p>
新的人才选拔上来,这些尸位素餐的老人,必然要给新人让位置。</p>
这样做的阻力极大。</p>
如果不是国事已经艰难到拖不下去的程度,这项政策出台之后,还没有选拔到足够的人才,朝廷就已经内乱了。</p>
鲁侯侯平玉拿出几份已经挑选好的信件。</p>
“王上,这些信件给出关于民政、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建议,或是解决朝廷难题的计策。</p>
一些建议极具可行性,但这些建议落地也需要一些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