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05章 富者居华堂,锦衣琼筵;贫者栖陋巷

第905章 富者居华堂,锦衣琼筵;贫者栖陋巷

第905章 富者居华堂,锦衣琼筵;贫者栖陋巷,糟糠难继

椰海城经过了一次天花大疫之后,吸食阿片的人立刻锐减了,在天花这种大疫面前,毒虫过于孱弱的身躯,会很快死亡,即便是挺过去了,也会死于其他的并发症之中。

这让椰海城从危险的边缘回到了较安全的区域。

也难怪天择论、人择论、优胜劣汰论在南洋大行其道,本身就是蛮荒六合之地,这些地方本身就在遵循着自然规律在进行残酷的选择,而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这种选择烈度。

林辅成在南洋游记里,讲了一个基本的缉毒教训:

一个地方,一旦毒虫的数量人数占比超过某个数值时,没有暴力手段去解决,毒品问题将大概率再也无法解决。

这个数值为百分之五,椰海城有二十万人,该地区的毒虫超过了一万三千人,这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了,即便是张元勋已经用尽了手段,但依旧无法有效根治。

张元勋一边要维护马六甲海峡的治安,一边要进行缉毒,他就三千客兵和五千员牙兵,再加上驻扎在旧港的三千水师,这就是他全部的武装力量,即便是手段狠辣,依旧很难阻止鸦片的泛滥。

而大疫也是一种暴力手段,并且极其有效,在毒虫大量死亡,总督府暴力干涉的情况下,椰海城毒虫的数量降低到了不到三千人。

椰海城的缉毒形势,立刻得到了好转。

香料、棉布、白银、钢铁、枪炮、病菌是大航海时代绕不开的话题,因为人员的流动,让各地的病毒传播速度加快。

类似于天花这种疫病,即便是没有人故意投毒,依旧会随着人口而向着全世界流动,比如在倭国就多次爆发了天花,但是桃山幕府,对此没有任何的办法。

椰海城的天花瘟疫,绝不是张元勋搞了什么人类清除计划!

张元勋绝对没做!

即便是做了,只要是他佩戴了三寸团龙旗帖,罪孽就算皇帝的。

大明人出海都会被要求接种牛痘,之所以要求全部接种,主要是为了不让出海的大明人,把天花带回大明,再加上惠民药局、卫生员,在大明境内逐步消灭天花。

这次的天花瘟疫是在千岛之国元绪群岛最先爆发的,而后传到了椰海城,有着非常长、而且明确的传播链,人流随着商品活动,这次的疫病散播的哪里都是。

椰海城在林辅成离开之前,治安已经变好了很多。

“这个林辅成去做海盗,居然是为了观察鸦片田生意。”朱翊钧颇有些赞叹林辅成的勇气。

他是士大夫、五品格物博士,完全不用好奇鸦片田生意的运行,也不必亲自去观察,但他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去了。

鸦片田也是种植园经济的一种,而且通常阿片会和烟草一起种植,烟草是南洋的硬通货,阿片也不例外。

和大明人对鸦片田想象的不同,种地的穷民苦力、佃流氓力,根本赚不到什么银子,甚至因为种植了过多的鸦片,这些穷民苦力、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吸食了过多的阿片,生活变得更加贫困。

在罂粟花盛开的地方,除了偶尔还能看到烟田之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农作物,粮食的价格,又刚好把穷民苦力手中最后的钱榨干。

种植园的农场主只需要一点点的鸦片,就能控制数百名的力役。

而种植园的农场主也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即便是已经用了所有的手段,向下朘剥,但鸦片在鸦片田里,根本卖不上价,一亩地只能做一个鸦片球,种几百亩地,等着人上门来收,给的价格往往很低很低,一年到头也就几百两银子。

除了收购价格低之外,他们需要用大量的银子,去贿赂稽查烟田的‘海防巡检’,在岛上做海盗的时间里,林辅成三个月的时间里,接待了整整六波海防巡检。

而林辅成知道这些人全都是假的,由海寇扮演,他们的船根本不是水翼帆船,他们的甲胄、他们的火牌,全都是伪造的。

关键是这些人一眼看上去,就不是大明人,无论是样貌,精气神,还是半生不熟的汉话。

但是农场主不敢赌,有人来,就得贿赂,无论真假,都要贿赂,因为假的海防巡检的背后,都是海寇,这些海寇最喜欢抢劫鸦片种植园,因为鸦片种植园绝对没有大明水师。

若是真的就更惨了,因为只要发现,大明水师禁烟船到的时候,就是死期。

南洋禁毒是禁毒战争,遇到就打,格杀勿论,按照缉毒规模论五等功赏。

鸦片,是极其暴利的黑产,即便是在价格非常低、鸦片泛滥的椰海城,一斤的阿片球也要三十银,但从地里收的鸦片球,一个才三银不到。

一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出现,鸦片生意的钱,都被谁赚走了?

无法无天的海寇和各种私市。

利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南洋岛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海防巡检根本没有能力对每一个岛都认真观察,海防巡检更多的是对海路上的船只进行全面稽查,而不是对岛屿进行全面观察。

维护正常航线上没有大规模的海寇,海防巡检已经用尽了全力。

种植园的风险不大,但是运送鸦片的海寇和接受这些鸦片的私市,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接受鸦片的私市要把鸦片卖出去,只要散货,就有被盯上的可能。

所以,利润都被这些海寇和私市的不法商贾给赚去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翊钧看完了最新的南洋游记,只能不断的摇头,熙熙攘攘皆为利。

根据林辅成的观察,黑产生意,也就是看着赚钱。

都是走私,走私鸦片的海寇,还要冒着杀头的风险,赚的还不如走私咖啡、茶叶、生丝的多。

林辅成在椰海城,对牢狱之中被关押的毒贩,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最终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些正经买卖,根本轮不到这些海寇去做,只能去做些非法的买卖了。

就茶叶生意而言,连松江远洋商行都插不进去手,宁波、月港两个远洋商行,已经把所有的茶叶生意全都包揽了。

而走私要绕开的可不仅仅是朝廷的稽查,还有这些高门大户们的垄断,白货走私生意,朝廷那点税,根本不算什么,这些商行、商帮们,才是最难缠的。

甚至不是利润的问题,而是门槛,你无意间犯了某行当的忌讳,你连生意都没得做,就只能沦为海寇了。

就是走私黑货,海寇们也绕不开这些个势要豪右、高门大户,因为私市都是人家开出来的,你要的船只、水手,甚至是长短兵、武器、火药,都离不开这些私市,当真是避无可避。

而且鸦片种植园,是没法转型的,你一旦转型,就要自己想办法满足豢养的毒虫力役了,价格极其昂贵,可是抛弃这批力役,再买一批倭奴或者夷奴,也不便宜。

而且种植园的农场主,也很容易就会染上鸦片,出于好奇也好,出于应酬也罢,沾上了就无法摆脱了。

这就是一条彻头彻尾的不归路,一旦踏上,就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言,无论是谁,都是一生无法摆脱的梦魇。

这些毒贩,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金盆洗手,但基本没有一个可以善终,不是被朝廷杀死,就是被其他的海寇杀死。

林辅成被找到的时候,他已经带着周围三百里的海寇们,开始销毁鸦片田,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什么都懂一点的林辅成,颇受海寇们的尊敬,几乎没有读书人会帮他们规划该如何生存。

而林辅成的游记话锋一转,其目光聚焦,又回到了椰海城内,谈到了椰海城毒街形成的过程。

因为竖切或者说因为身份、族裔凝聚起来的一个个社区,让缉毒变得十分困难,越远离大明的地方,缉毒就越困难,这是和水师舰队的巡视息息相关。

在长期的斗争中,各个汉乡镇、城池,形成了一整套对毒虫、毒贩的管理方式。

在椰海城巽他海峡的对岸有一个叫做班达城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港口,没有大明水师驻扎,虽然隶属于旧港总督府,但因为总督府缺少读书人,不太重要的班达城,旧港总督府甚至没有派遣官员。

这里的毒虫和毒贩完全混在了一起,抓也抓不完,抓到了也不一定定罪,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衙门,只有当地几个部落的酋长轮流坐庄。

你今天杀了我的人,明天我坐庄,就要杀你的人,所以不抓、不判、不执行,也没人去缉毒。

可是鸦片泛滥带来的暴力问题,也是这些个酋长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当地酋长们在短短数年内,就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把班达城所有的毒贩,都集中到一两条街区内,在这个毒街里,任何的阿片生意都不会管,甚至还会委派类似监当官的官员,维护交易公平。

但这个街区里的毒虫、毒贩,可以出城,但在城中,就不能离开这两条街活动。

如此一来,班达城看起来治安变好了许多,只需要一场瘟疫,这些毒虫、毒贩们会自己病死。

因为纬度的原因,班达城没有四季,只有夏天,是疟疾爆发的重灾区,本身疟疾就已经十分致命了,这些毒虫身体很差,金鸡纳霜又极为昂贵的,这导致毒虫,基本都不会活过五年的时间。

椰海城也是从班达城的毒街方式内,找到了灵感,很快,各个汉乡镇、城池都采用类似的方式,让这些毒虫集中在这些毒街里,自生自灭。

这也就是朝廷缉毒的意义所在,毒虫和毒贩们会自己死去,各种疫病、街区糟糕的环境,更容易把身体很差的毒虫带走。

种植罂粟,收益本来就不高,慢慢的整个南洋的产业,就会向着正经生意转变。

说是街区,其实就是两道三排,联排木房,甚至没有任何的道路,一下雨就是颇为泥泞。

只要大力缉毒,就能遏制鸦片扩张规模,就能让染毒人员的数量,不超过当地总人口百分之五这个阈值。

吕宋、旧港累积了大量的缉毒经验。

根据林辅成对吕宋、旧港的走访,只要将毒虫、毒贩的数量降低到该地区总人口1%以下,鸦片在该地区,会在五到十年内彻底消失不见。

染毒人员在1%到5%,鸦片的泛滥,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一旦超过5%,鸦片的泛滥,会不可阻挡的进行快速扩散,增长速度,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而缉毒的另外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塑造共识,将竖切的南洋,变成大明更加熟悉的横切,也就是王化。

朱翊钧看完了林辅成《南洋游记》,确定林辅成真的好好调研了南洋的经济和各个基层的生活。

推荐阅读: 回档少年时 抗战之关山重重 我以机缘觅长生 山海提灯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山河志异 怪谈游戏设计师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全民星海时代 诸天:我的技能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