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宽慰道:“娘,景大夫说可以治好,只是需要时间,今天选好地址后,回去老</p>
三还得让阿月帮忙扎针呢。”</p>
“能治好吗?走走走,咱们赶紧的,别耽误了老三治腿。”</p>
老太太眉眼俱笑,心里就像是吃了十斤蜂蜜一般。</p>
亲家母真好啊,今后只要萧家有用的伤盛家的地方,哪怕刀山火海也上!</p>
盛老太暗下决心。</p>
盛招娣浅笑,无奈道:“不急,昨天阿月和我婆婆睡一起说话,现在肯定没醒呢,我们吃了饭再回也成。”</p>
“原来这样,你婆婆和你小姑子的关系很好啊。”</p>
“那是,我婆婆自从改变后,不仅对我当家的他们兄妹变,对我们也变了,我和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呢。这个房子是昨天我婆婆主动提起的,说今后三弟在镇上办事,在村子里不方便,让我们在镇上买一个房子。”</p>
后面婆婆教育她当家的话就不说了,她记着就行。</p>
婆家对她看重,对她娘家看重,这是对这个儿媳最大的满意。</p>
老太太决定如果亲家不嫌弃,她有空就去总兵府看看闺女,顺便和亲家母聊聊怎么和儿媳相处,看闺女的态度,两人相处的也很好。</p>
萧正邦什么都没说,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嘴边一直带着浅淡的笑。</p>
盛三儿媳一直推着当家的</p>
车,什么都没说,心中的思绪早就飘远了。</p>
盛怀民注意到妻子的异常,抬手轻拍她的纤手,表示鼓励安慰。</p>
盛三儿媳给了个笑,看起来十分苦涩。</p>
几人说着,不知不觉到地方了。</p>
柳儿巷口的商行看到他们的身影,挂满笑抬手,“这儿,大爷大姐,咱们这屋子从这里进去。”</p>
萧正邦主动上去寒暄,将这里的情况大概询问着。</p>
这半年管理棉花和帮着三弟管理造纸坊,和人交谈说话已经没之前那么害怕了,三两下就将这里的情况打探清楚。</p>
盛怀民则在姐夫和商行沟通清楚后,沉声接道:“这个院子我要的也不大,住人的来个四间就行,剩下的厨房和杂物间要有,院子也不要太大,够我和我妻子还有我娘以及几个下人住就行。”</p>
他既然要决定呈姐夫和大姐的情,那就大方的接下。</p>
大姐说了,要给他准备下人,他这腿伤暂时好不了,需要小厮照顾,娘身子打了,也需要个解闷的人。</p>
下人房两件就行。</p>
商行愣了几点,下意识看向萧正邦。</p>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谁做主。</p>
萧正邦没异议,“你不用看我,听盛爷的便是。”</p>
“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