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380章太子出宫2合一

第380章太子出宫2合一

“唐氏是你祖父的妃子。”

朱见济带着儿子穿行在冷清寂寞的寿陵里面,周围的柏树显得非常可怖。

正常人要是独自行走在这样昏暗阴冷的地方,难免心生暗鬼。

但这里是景泰帝安眠的地方,作为儿子的好爸比,朱见济不相信他爹会闲着没事跳出来吓唬人。

朱佑栎则是天生自信。

从小到大的待遇,让太子殿下养成了稳重漠然的性格,也不信这种神神鬼鬼的——

虽说朱见济也是在万众瞩目中成长的,可小孩子的身体里塞的是个后世来的魂,性格已经养成了,外界也难以改正朱见济的性格。

所以从本性上来说,乾圣天子比起他的儿子更为温和。

特别是奔四之后,人都杀的少了。

而朱佑栎虽说小时候性格就很突出了,但还是一张白纸,能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所以长大后,太子的性格除了天生的稳重霸道,还有高度自信。

伴随这自信而来的,当然还有他饱受精英教育锻炼出来的能力。

幸好太子性格鲜明,自信而不自傲,没有让朱见济为之多操心。

“……你祖父去后,我让唐氏来这边为他守陵。”

“你祖父临死前废除了殉葬制度,不止给后宫妃嫔留了命,还给宫人留了命。”

“我有感先帝仁慈,所以后面把没有生育过,又有意愿出宫的年轻妃子释放回家……只有唐氏,我没有放过。”

到底是心不能平。

要是这女的能多注意一点,哪里能让景泰帝在纵欲之时狂吃海喝,把身体玩废了的。

“只是当皇帝久了,又为人父亲丈夫,便觉得自己跟个无知女子较劲没什么意思,想免了唐氏罪过,让她回家。”

“结果她家那边父亲去世,兄长当家,根本不想接纳这个妹妹,又把她赶出去了……折腾了一个来回,最后唐氏还是自己回来这边给先帝守陵了。”

“如今她死在寿陵也算好事,办完丧事便能入葬,让她去另一边伺候先帝。”

朱佑栎默默听着他爹说了这么一串话,然后才道,“父皇和先帝感情真好。”

每次带着自己来祭拜寿陵,都能进入回忆状态,念叨不少东西。

“咱们也不差啊!”朱见济闻言轻笑一声,拍了下儿子的肩膀。

当年自己是什么待遇,朱佑栎就是什么待遇。

在太子七岁之后,朱见济就带着他一块上朝听政了。

朱佑栎被他爹一巴掌拍下来,动都没动,反而是一身锻炼出来的结实肌肉把养尊处优多年,身体机能也慢慢走下坡路的朱见济给反弹的手心疼了一下。

察觉到这一点,朱见济又沉默下来。

“……前天你母亲给我梳头,找到了一根白头发。”

奔四的年纪,又经常用脑,虽然朱见济从来没有生过病,但也免不了长出白发。

这是人都要经历的。

“你又长得健壮,比我和先帝的身体都好,所以我打算让你去地方游历一番,看看天下如何。”

“就当是替我看看。”

朱见济当皇帝之后,去地方的机会是少很多的。

虽说他还能出宫探查民情,但终究无法离开的太远,只能在直隶周边转转。

乾圣天子不是没想过学习朱厚照放肆潇洒一点,可他一没有后者放飞自我的个性,二是稳健久了,深知皇帝一动,就会牵扯到不少东西,不忍心任性。

要是自己出了事,妻儿老小怎么办?

大明朝才在对外扩张的路上走了半截,又怎么办?

所以皇帝只能让地方的人给自己打报告,通过文字图画去欣赏三辽的雪花和江南的柳色了。

对于天下,朱见济是高高在上太久了。

现在,只能让下一代趁着年轻,没必要负担起太多事情,去各处走走,积攒经验。

“这天下以后是你的,总得知道咱们家的地方有多大,各地的人又是怎样回事。”

“我经常跟你说,治理天下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真理无处不在,越辩越明……很多老话能流传到现在,就已经证明它的可用性了。”

所谓的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无非就是让老百姓吃好穿暖,生活便利,对外能保家卫国,不辱国格,对内良性循环,保证阶级流动,让高贵的普及出去,让高价的低廉起来。

“不过道理说来容易做来难,世间还是有很多东西来阻止国家发展的。”

“而其阻力,就在民间,就在人和人里面。”

“你出去要到处看,到处学,我和文华阁的先生也没什么可以教导你的了。”

朱佑栎点头,“父皇放心,儿子一定好好体察民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见济满意的笑了,随后又带着儿子在寿陵中走了一会儿,慰问了一下为先帝守陵的宫人,给他们发了一些奖金和补贴,才回到宫里。

而等皇帝太子祭拜完寿陵没几天,朱佑栎就打包出宫了。

他这算微服私访,带的人不多,也没有用太子的名义,而是挂了个锦衣卫的招牌。

当然了,这些行为肯定是在确保了太子安全后搞的,不然朱佑栎掉了一根头发,其他人就要掉下一颗脑袋。

另外的缘由,也在于朱佑栎对自己的武力挺有信心。

他十岁后开始读史,学习先人智慧,然后对唐太宗的各种开挂行为极为震惊,随即把李老二当成了虚拟目标,力求追上对方的文武发展水平。

现在的朱佑栎,虽然在力气上受限于岁数和体格,可拿上武器,却是能做到十枪九中,还敢拔刀砍人的。

“先坐轨道车去天津那边,随后可以南行……途中要是走累了,就可以就近换乘船只,直下南京、广州等地。”

汪直作为贴身伺候太子殿下的好太监,已经为朱佑栎的出行做了一些基础安排。

“去南京,可以沿着长江游历两岸,之后入内地。”

“去广州,则是能跟那边的外国商人交流,或者去交趾也是方便的。”

轨道车,这是乾圣九年左右在大明出现的东西。

因为在大力推广水泥路,改善全国交通问题后,新的状况又发生了。

总有些地方由于雨水、土地等等原因,出现水泥路面开裂,导致使用寿命短暂。

而且水泥比起泥地坚硬,人走在上面觉得脚踏实地十分便利,但不利于马匹长期行走,容易给其造成损伤。

更何况马匹需要运输物品,往往负重极多,让质量不算太好的水泥路被压的喘不过气,然后又是裂开。

所以经过工部的探讨,还有工科院的专家研究,便奏请皇帝对一些人口往来密切的地区进行道路修正,修建一些轨道,把车轮整合在轨道之上,通过轴轮部件,再让马匹进行拉扯。

特别是有固定路线的马拉公交,就更有必要了!

朱见济惊喜于他们会想着建设这种“原始火车”的事,加上铺设轨道和铺水泥路的用钱差不多,便爽快的同意了。

于是以北京城为中心,大明朝的第一条车轨就弄了起来。

最初还带点实验性质,不敢弄得太夸张,铺设的基本是木轨。

后面证明使用车轨更有利于省力省时,能让马匹拉动更多货物,承载更多人口,便推广出去,还慢慢的混入钢铁,用来强化车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时至今日,在一些发达地区,有轨车道是普及起来了。

推荐阅读: 万世之名 穿越:苟活的李志 六界之罪 我的无敌神医师姐 重生2007:财运亨通 错付三年,王者归来的我杀疯了! 重生都市之极品仙尊 重生八零年代带着弟弟妹妹成首富 我一个算命的居然能斩神 人在鹰酱写鸡汤,全民求我当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