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除旧岁,除夕吃过团圆饭,就是忙着参与初四登基大典的事情。
团圆饭后,朱元璋要求朱标把吴王府里的大小家眷,和那些在战场上亡故的将士妻儿,还有里里外外的亲戚,都要上门拜访问候。
尤其是那些将士,朱元璋让马氏和家眷们做的新衣新鞋都交给朱标,让他亲自去慰问。
京城里的守兵有不少都是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
如果要做大事,手中要有心甘情愿的人才和大权,朱元璋显然想让朱标和那些亲军更多去建立关系。
上次朱标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更加坚信自家标儿是个塑造的君王。
城中爆竹连响,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百姓们打开自家门户出来互相问好。
将士们过年还得守城,不能与妻儿父母团聚,心里多少有些不满。
看到自家世子爷朱标带着酒菜奔赴而来,每人拿到了新衣服新鞋袜,堂堂的七尺汉子心里也暖和起来。
入夜后,亥时的钟声准时的响起,篝火点了起来。
众将士围坐在篝火前,手中捧着酒碗。朱标坐在中间,三宝服侍在旁边。
他最后过来慰问的是新年守城的将士,他们负责南*京城中的安全,也最辛苦,酒菜也准备的最丰盛。
临走之时,那些将士整整齐齐站好,目送朱标,眼里更加佩服这位世子爷。
次日一早,朱元璋兴奋的待不住,带着刘伯温和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他们出城垂钓,同行的还有胡惟庸的儿子胡鹏。
钓回来的鱼朱元璋命人做了招待几位先生,并让朱标和朱棡朱樉他们一同入席。
朱元璋坐在上位,朱标坐在他身旁,刘伯温和李善长分别在左右。朱樉朱棡紧挨着,胡惟庸和他的儿子胡鹏坐在最下位。
这个胡鹏,朱标认得,上次再戴春林见过,两人对望一眼没有说话。
桌上鸡鸭鱼肉,另外四菜一汤,摆满了整个桌子。
过了几息,朱元璋却并不动筷子,盯着桌子上的鸡鸭没有说话。
旁边的李善长和刘伯温看了眼朱元璋道:“上位,请用菜。”
朱元璋还是没说话。
胡惟庸腆着脸笑道:“陛下可是嫌弃饭菜不合胃口。”
朱标啪的放下筷子,对身边的丫环道:“这菜谁做的?”
那丫环吓得浑身发抖,低着头挪过来道:“回……世子爷,这饭菜是……”
“把除鱼以外的肉菜都给我撤下去。”
朱标记得,史书中记载了朱元璋登基前出去钓鱼,回来请大臣吃饭,结果发现桌子上都是肉菜,就发了很大的火,命人把除鱼以外的全都撤下去扔掉。
如果没猜错,绝对是朱元璋嫌弃铺张浪费。
朱标平常被大家认为是儒雅温厚,今儿突然摔筷子,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望向朱标。
胡惟庸一时间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照标儿说的做。”朱元璋拿起筷子:“上次咱拜访碧峰大师时发现,这战乱之患,百姓流离失所,百业待兴,万户萧条。”
“这是前朝做的孽,战乱灾祸连年,百姓们连温饱都不能自给。”刘伯温叹了口气。
李善长向来爱和刘伯温比风头,这个场面怎么会少了他,接话道:“刘先生说的对,如今江山一统,凭着上位的能力,慢慢的都会好起来的。”
朱标对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的关系虽然熟悉,但是只要保住刘伯温不是历史上的结局,其他的随它去。
就像魏忠贤和东林党,消灭了谁都不好,给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找个对头,他们整日互掐着,也是好事。
不然哪一方独大,都不是好结果,没了唱对头的,他们就有时间盯着的皇位上的,时不时的挑刺干涉,不厌其烦。
党争一直都有,做皇位的只要超然其上,把握好度,其他的稳妥。
朱元璋对朱标这一作法特别满意,他手下这几个先生都没猜到他的意思,自家儿子猜到了。
“标儿,咱让你在奉天殿门口挂的那副联子好了没有。”
“爹,已经办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座的各位都听过,咱把它挂在那里,是要时刻警醒大家。”
李善长眼睛眯着,胡惟庸紧了紧嘴巴,瓦刀脸十分难看。
“兴,百姓苦,咱看着百姓忍饥挨饿,受苦受冻,咱这心里不好受,你们呢,作为百姓的衣食父母,心里有没有不好受。还能吃的下去。
于一,谁让你做这么多鸡鸭肉的?”
于一眼角看了看坐在下位的胡惟庸,连忙弓腰谢罪:“上位息怒,小的想着今日过年,便准备的丰盛了。”
朱元璋出身贫苦,深知一茶一饭来之不易,现在又值马上开国,百废待兴,天下黎民更是盼望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到来,这等时候,哪个敢掉以轻心,花天酒地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