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口一战,熊午良对自己麾下的曲阳军十分满意。</p>
这支子弟兵虽然初上战场,但已经有了精兵的样子。</p>
最让熊午良满意的,是这支军队已经有了作战的信念。</p>
在战前,曲阳军也曾双手发抖,脸色惨白,但是一旦开始战斗,这支二百人的精兵便全力以赴,面对五倍的敌人,没有任何动摇和溃乱。</p>
钟华和士卒们谈了两句,曲阳军士卒们如是说——为了保卫集体农庄的财产,保卫粮食和土地……打起仗来就不怕了。</p>
对此,熊午良十分欣慰——在这个时代,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的军队几乎没有。毕竟王侯将相们建功立业,往往和这些兵卒没什么关系。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士卒来说,打仗唯一的原因,就是自己天经地义要为王侯们卖命——或者最多希望能在打胜之后得到些许赏赐。</p>
也正是因为没有战斗的信念,这种军队往往在顺风的时候为了赏赐还算勇猛,逆风的时候则兵败如山倒——很少能出现拼死反抗、战至最后一卒的情况。</p>
眼下自己的小小的武装力量,却似乎隐隐间有了灵魂。</p>
熊午良回到了自己的曲阳君府,心满意足。</p>
此战之后,芍湖盗这个潜在的威胁,终于被彻底铲除!</p>
根据俘虏的供述,熊午良已经命令曲阳军剩勇追穷寇,前往芍湖某处,准备彻底抄了芍湖盗的老巢。</p>
芍湖盗被消灭之后,熊午良终于能静下心来,好好准备攻越的事儿了。</p>
小仪‘咚咚咚’地跑到熊午良面前,仔细打量了一下,突然抱住了熊午良的手臂,梨花带雨地开始落泪。</p>
芈良公子:???怎么回事。</p>
小仪抬起带着泪的眼睛,责怪道:“中原人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你身为曲阳君,不好好坐镇曲阳城,去那危险的地方作甚?”</p>
熊午良干笑两声。</p>
感受着手臂处的饱满,和小仪言语中对自己的关心……熊午良有些许窃喜。</p>
“我曲阳君身为本县的最高话事人,自然要与将士们一起,鼓舞军士之士气。”芈良公子义正言辞道。</p>
“那人家芈横公子怎么不去?”小仪娇嗔一句。</p>
“呃……”熊午良哑巴了。</p>
好在芈良公子从来不是讲理的人,熊午良邪邪一笑,一把拉过小仪:“本公子疲乏了,快来给我捏捏脚!”</p>
“哎?”小仪惊呼一声,踉跄着跌了过去……</p>
……</p>
靳将军在太子面前,连连惊叹!</p>
“如何如何?”黄歇打断了靳将军的阐述,眼睛瞪得大大的:“你说一千多芍湖盗,全部被歼灭了,无一漏网?”</p>
“正是!”靳将军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黄歇。</p>
你这个小屁孩。</p>
当初各种看不上人家。</p>
说人家曲阳军怎么怎么不中用,此战一定会败,太子会被掳走云云。</p>
现在呢?</p>
大获全胜!</p>
“怎么可能!”黄歇不懂,但大为震撼!</p>
“三百多人,能歼灭一千多人?”</p>
说是三百人能打赢一千人,黄歇还可以相信——这样的人数差距虽然大,但不是不可以弥补,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战例。</p>
譬如就在十几年前,彼时秦国还没有变法,那时魏国就用区区五万魏武卒大破了秦献公的五十万秦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