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人,已有十二年。”</p>
“那你们十二年来就是这么办案的?”</p>
此时发问的不是唐皇,居然是太后,她从进门开始一直沉默到现在,终于忍不住爆发了。</p>
只见她这时苍老的脸上气的通红,浑身打着哆嗦,对着刑部一种官员喊道。</p>
“你们办的是什么案!”</p>
“你们怎么对得起哀家!”</p>
刑部一众官员都沉默无言。</p>
太后扫视着众人,她不仅看到了自己亲自下令彻查的案件被随意摆放在桌上。</p>
更是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案子,堆起来的卷宗放在架子上都放不下。</p>
唐皇这时开口道。</p>
“宋明玉,你监管刑部不力,罚你一年俸禄,至于…剩下的官员”</p>
他顿了顿。</p>
“就由你亲自处理,哼!”</p>
说罢,他挥了挥衣袖,便带着太后离去了。</p>
剩下的官员都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p>
这么处理也是有深意的,那宋明玉并非谢家族人,确实是勤勤恳恳在位十几年,可底下的官员大多为世家子弟,底下的人不配合,那么他再廉洁,再勤恳又有什么用呢?</p>
这次这么大的事件,按理说应该将宋明玉革职,可他是以后可以拉拢的对象,只罚了他一年俸禄,而他手下的世家子弟,哼!他给了宋明玉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p>
太后寝宫。</p>
唐皇楚祯和太后王月兴相对而坐,唐皇首先开口。</p>
“母后,其实这件事也并非宋明玉一人之责,我们今日走进刑部办公之地,整个刑部的风气,不…”</p>
他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p>
“如今整个朝廷的风气皆是如此,浮夸,人人仅仅为了自己,不肯为黎民百姓付出,长此下去,大唐会变的什么样子?”</p>
太后语气有些迟疑。</p>
“那现如今又当如何?”</p>
唐皇答道。</p>
“只有改变朝廷形式,当他们都有危机感,都想上进时,风气才能改变回来”</p>
太后沉默着,没有回答。</p>
“至于其他的话儿臣不再多说,母后回去细想便知。”</p>
唐皇走后,太后一人静静在坐在椅子上,回想起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温贵妃请她下山,说是有人霍乱朝堂,她便觉得确有此事。</p>
当看到楚晨的想法,她的内心是拒绝的,祖宗之法岂可轻易变动?</p>
可当遭遇歹人劫持,差点回不来,那些个刑部官员对待朝廷之事都如此轻慢,更不用说怎样对待百姓,人心都是肉做的,当事情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谁都会重视。</p>
自己对楚晨,是不是有些苛刻了?</p>
她找来女官,详细的询了楚晨在朝堂上说过的改革方案,而后思索着。</p>
六部改革,在各部之间长派新人学习,如遇到不合理的处理,可直接顶替,轮番处理事务,此举虽然有些冒险,但如果施行,确实可以大大加强朝廷的官员流动,能及时发现有才之人,而后委以重任。</p>
在沉吟了片刻后,她对女官吩咐。</p>
“去把太子叫来。”</p>